无线控制的系统能在成本和方便性、拓展性上给智能家居带来无限的可能,在达到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溢价和想像的空间,全屋无线是大趋势。
近几年来,无线通信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,大大加速了住宅智能化的进程,同时,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全屋无线智能家居的概念应时而生,并且逐渐成为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。从全球市场来看,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统计,2020年全屋无线智能家居物联网市场可望达517.7亿,可见,未来,全屋无线智能家居将大放异彩。

处风口,未来可期
当前,物联网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,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,智能家居无疑会从中得到不少利处。先是物联网的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发布,提出了国家发展和扶持的九大物联网应用领域,其中就包括智能家居。后有2015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。作为物联网领域下的朝阳产业,智能家居正好赶上了这趟顺风车。
毋庸置疑,智能家居是正处于风口的蓝海产业,在国内外科技巨擎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家居大部队,共同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。但是,现阶段智能家居产业仍处于成长期,还没有规模化效应。由于市场认可度低、产品技术不成熟、产品质量不稳定,尤其是家庭网络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,各种品牌的设备自成一派,无法互联互通,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,使得智能家居企业开发的产品和系统仅仅停留在体验阶段,无法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,导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也难以得到持续、健康的发展。
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继进入智能家居行业,众厂商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,价格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趋势迈进。并且从有线到无线、从概念炒作到应用实施,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,未来智能家居将实现质的跨越,更好的为用户服务。
全屋无线是大趋势
从概念上讲,不同于数字家庭依托各类通讯技术,全屋无线智能家居是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主体,将安防、空调、家居、照明等设备连接起来,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。
其实,在欧美国家,全屋无线智能家居已不是新鲜词,而且,这些地区已将“自动控制系统”视为日常家用设备,而非仅是科技产品。相对来讲,中国在全屋智能家居领域起步较晚,但发展比较快。根据中国通信网的资料,2012年中国的物联网总值已达3650亿人民币,其中全屋无线智能家居所占比例约为30%,换算出来的产值约为1200亿人民币。
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成千上万,但做成全屋无线智能家居系统的企业不多,而全屋智能对于智能家居的系统来说是必须的,企业没有理由不做。以全屋和无线为切入点,具有全屋无线智能家居系统,一个APP能够控制家里的全部设备,产品线覆盖家里方方面面,真正实现全屋智能,与销售单品的厂家相比,无线系统的综合成本低、拓展性强、更有竞争力。
储备“粮草”精神
众所周知,在智能家居发展的十几年坎坷历程中,不少企业以失败宣布告终,足以说明智能家居特别是全屋无线智能家居是很难做的。但是,家居产品控制从有线向无线过渡是趋势,不过,无线智能家居是一个具有很强欺骗性的系统,它的可看阶段很容易实现,但是,可用阶段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技术储备,这就要求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有足够的耐性和韧性,并储备好“粮草”来渡过这个时期。
现阶段,很多企业把云端想的太简单,其实,云端相当于智能家居系统的大脑,是很难做的,云端在大量并发数据运行情况下,由于计算负担过重很容易出现问题,也就是说云端的实现,和用户量、协议和架构都有极大的关系,如果初期没有设计好云架构,后期应用出现问题时根本无法补救,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,因此,全屋无线智能家居的难度非常大,它的实现是三端协议和技术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。
做智能家居的企业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很有动力和方向,稳步的向前发展,企业进入良性循环。可以说,智能家居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行业,不允许有半点的投机取巧,只有营销和推广上是有技巧可以应用的,在三端协议和技术上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,不断完善。